中船动力集团
全球船用动力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代表着我国海洋动力装备制造领域的最高实力。中船动力集团携手中望软件,在自主产权中速柴油发电机组的研制中深度应用中望3D软件,取得了提质、增效、降本的显著效益,推动了船舶动力装备国产化进程。
近些年,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国正以非凡的智慧书写着“中国创造”新篇章: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动力集团”)联合中望软件等供应商协同创新、深度应用中望3D自主研制的中速柴油发电机组成功交付,再次在船用发动机领域突破技术壁垒,取得了提质、增效、降本的显著效益,填补了国内空白。
向海图强 紧紧抓住船舶工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万吨巨轮要在浩瀚的大海上扬帆破浪,离不开一颗澎湃有力的心脏——船用发动机。
作为船舶的心脏,船用发动机往往占据整船造价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船舶工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掌握船用发动机研制核心技术,就如同抓住了船舶工业的航舵。
“船用发动机是高端装备产业的璀璨明珠,是战略地位、关键技术和附加值的集大成者,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自主可控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时任中船动力集团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雷感慨道,船舶工业虽是我国最早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但因船用发动机研发能力的不足,导致自主配套率低,一些关键设备与零部件曾长期依赖进口。“只有装上‘中国心’,中国船才能出海远航!” 为此,中船动力集团以承接超大型动力装备为契机,聚力攻克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破除“卡点”中望CAx为船用发动机研发提速
船用发动机是船舶产业升级的核心领域和国际竞争的主赛道之一,研制极为不易:周期长且投入巨大。尤其是中速发动机,从设计技术到零部件加工,再到整机组装,每一步都精密复杂,需要装备制造、工业软件、材料制造等领域头部企业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技术迭代。
“中速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达数万个,装配要求极其严苛。”中船动力集团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军总经理坦言,“上下游数据经多次转换后准确性难以保障、分析校验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设计仿真和制造环节尚未实现数据互通而导致大量重复工作,都是研发工程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应用中望CAx一体化解决方案 攻破设计卡点、打通数据堵点
面对中速发动机复杂的设计挑战,为设计人员提效减负成为新时期中船动力集团对国产工业软件的主要诉求。时任中船动力集团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雷指出,国产方案在国标库、与PLM对接的灵活性、定制开发、培训与技术服务等方面更具有本土化、灵活性优势,“经过多轮的市场调研和软件测试,中船动力集团最终选择与中望软件携手合作”,应用中望CAx一体化解决方案来攻破工程师的设计“卡点”,打通流程中的数据“堵点”。
△中船动力集团工程师使用中望3D设计制图
提质、增效、降本 中望CAx加速船用中速机研制
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望软件等多家合作伙伴协同创新,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突破技术壁垒,深度应用中望3D自主研制的中速柴油发电机组实现成功交付,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提质、增效、降本的显著效益。
船用中速机的转速适中、功率输出较高、环保性能好,主要应用于轻量的高速船。“我们这款自主研制的新型中速发动机,在油耗、爆压、功率密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了IMOTierⅢ排放要求,是一颗真正的绿色心脏。”中船动力集团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军自豪地说,如今我国已是造船大国,装备了自主动力系统的超大型民用船只,也逐渐成为国内主要船厂出口海外的明星产品。
协同创新用“重器”护航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
向海图强,汇聚弄潮儿奋楫逐浪,共铸硬核“重器”。引入CAD、CAE、AI等先进技术实现智改数转,是中船动力集团等船舶工业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中望CAx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中船动力集团的中速柴油发电机组项目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国产CAD软件在船舶动力装备领域的实用性得到验证,更展示出在降本、提质、增效方面的巨大潜力。